ldquo90后rdquo郑小瑛

无烦恼祛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493111.html
在新中国70华诞黄河大合唱首唱80周年之际年逾90的新中国首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教授携爱徒、青年指挥家杨乐乐一起为宁波交响乐团、宁波合唱团、江北合唱团排演宁波版《黄河大合唱》在10月19日晚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合唱节开幕式音乐会上该版《黄河大合唱》震撼上演郑先生精神矍铄、斗志昂扬、光彩照人更有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小祥的激情朗诵女高音黄英、男中音杨小勇、男高音周进华、男中音陶阔的联袂演唱整场演出气吞山河势撼牛斗催动肝肠引多少观者洒泪剧场这几天,我的心绪久不能平,此次排演的点点滴滴也在我胸中如黄河水翻滚。

6月底:

初接任务生期盼

当6月底接到这个演出的任务时,对这次排演的工程浩大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但对能接受大师(开始说是俞峰教授,后来确定是郑小瑛教授)的当面教诲心中雀跃不已。然而,当七月过去八月到,假期结束,团里重新开始排练时,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一是有些旋律和词非常不容易唱对,如《黄河船夫曲》里要命搞脑子的“嘿哟,划哟”,《保卫黄河》里的三部轮唱里的那一大串龙格龙;二是音区高,如《怒吼吧黄河》里的大段高音区唱段。三是强烈情绪和突弱处理等等环节。虽然大家在宁波“最幽默指挥”没有之一的陈耀威老师的带领下已经练过几次,但是正所谓船未到桥头心不急,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好的个把女生已经会背谱,但绝大多数人还唱得如婴儿走路磕磕绊绊。再看排练表,心中暗暗叫苦,这么多的排练,大家能坚持吗?但转念一想,这可是大事,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时候岂能掉链子?

9月初:与市团合排

嘿哟,背谱,嘿哟,背谱

9月9日与市团合排,两团共有百来位团员参加。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市团排练厅。印象最深的就是市团的这两个手机架了,排练开始,大家把手机悉数插到各自对应编号的袋中,场面有点小小的壮观。这正是:团员练歌,手机开会,两不相扰,甚好!还有就是他们的练声。只听卢璐彬指挥一声令下:“标准音!”(C大调音阶中的6,频率为赫兹)柔和的合声就笼罩上空。然后就是各种音程练习,考验的是团员的耳朵,要仔细分辨才行。更有那活动身体的练声操,动、气、唱三结合,非常有意思。还有就是他们一个个有着如歌唱家般好嗓的男高音(不过合唱时还是有些人会有点冒哦),让自己心生羡慕……第一次合练完,发现两团能脱谱的屈指可数,背谱成了最迫切要解决的大问题。眼看着,郑小瑛教授的助理指挥,青年指挥家,北京卡林卡合唱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合唱团指挥杨乐乐老师驻团排练日期日益迫近,两团领导也只好祭出“杨指要查背谱,而且她是不会放过你们的”这张大牌……不过,这之后谱子不熟的问题时而冒出。为此,在10月2日上午,在杨乐乐老师第二次来排练之前,专门组织了一上午的分声部、分小组练习和考核过关……但考核情况仍不乐观,两团领导甚是着急。如何让每一位团员肩负起自己的职责?这其实也是横在所有群众团体负责人前的一条河,该如何渡过?

乐乐老师驻团排练:

当心哪,别偷懒;不拼命,定胆寒

9月16日,传说中的“大魔王”出现了。一袭黑衣,梳一个《勇敢的心》中女主扮演者,有着东方神韵的法国美女索菲亚的剧中发式——两绺细发从额侧绕成一束,绑至后面,长发披垂,略显瘦削的脸庞轮廓分明,透着一股不怒而威的气息。不过,说起话来倒有些轻声细语,听了我们的唱后,她客气地说:“大家嗓子很漂亮,不过,我们这次任务很紧张,只有三四次排练的时间然后就要接受郑先生的‘验收’。这首歌要的是一个气势,展示的是中华力量……”为了让大家理解歌曲所描绘的黄河有多壮观,乐乐老师给大伙说起了自己的经历。长在山西壸口边上长大的她,在五年级的时候,站在壸口边录了一首与黄河有关的童声。当时脚下还有两位叔叔保护她的安全。壸口瀑布非常壮阔,黄河水从高处直接跌落,碎玉迸珠,冲击力可想而知。而船夫要在这个地方划船,与黄河水的抗击力得有多强?这就是要表现出来的一个力度感。在后来的排练中,她还讲到有一年在湘江边演出,唱《娄山关》这一类作品。当地讲解员告诉她,湘江战役时,整条湘江一片鲜红。河面上漂满尸体,老百姓在战斗间歇,冒死到江边勾尸体。所以当地农民在看我们的演出,炎热的室外站一个多小时没有一人离开。而且,他们在听的时候,眼前是有画面的。她希望我们用声音把角色表现出来,“我要听的不是大声,而是乐魂的那点东西。”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排练中,她那时而刚劲有力,时而柔和舒缓、大开大合、极具张力的手势,尤其是腕部的力量凝聚和迸发,迅速调动起大家的情绪,声音也立刻发生了变化。在乐乐老师的“调教”下,大家心中更加明确了作为合唱团团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并积极跟上她的节奏。乐乐老师激情迸射,严厉中适时鼓励,让大家既端着小心,全神贯注,拼尽全力,又不至灰心丧气。大家瞬时也变成了船夫,在“乐河”中搏浪前行,不敢丝毫懈怠,生怕一不小心,就翻船了。实际上,“翻船”事故时有发生,因为对于排练中大家存在的问题,乐乐老师是毫不客气的。生气的时候,她会皱眉撅嘴,朝你做一个五指捏拢成拳的手势,排练中更是狠话连连:当她在示范底下团员却忙不迭地哼哼时,她说:“听明白了再唱!”;当速度越唱越快抢到前头时,她说:“我不跟!”;当你歌词不熟或晃神时,一根无锋胜有锋的犀利指已遥戳向你:“说的就是你!”;当某个声部掉链时,她会撇下其他声部专攻一处,贴近指挥:“我有的是招!”“听明白了吗?”“看着我!”“这是我绝对不会放弃的一条,听明白了吗?”“这是我一定不会饶你们的地方!”“这儿(她手指脑门)少了点!”“不要点头,脖子子会断!”“唱成这样,是剁菜专业户吗?”“是被踩着尾巴了吗?”“别像被烫着一样”“瞪着我,男生”“找到眉毛”……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抖着十二分的精神,大家的唱功确实也进步了不少。乐乐老师在忙完国庆联欢千人合唱(她是总指挥)排演任务后,2日匆匆飞到宁波,脸色有些憔悴。排练结束后反馈说,她对我们的表现很不满意。因为第一次练过的东西,我们没有消化。10月7日下午与宁波交响乐团的排练倒顺利得有点出乎意料,只排了两遍就结束了。据说,对这次排练乐乐老师还比较满意。

郑小瑛教授驻团排练:

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转眼来到了10月14日。当晚,我们翘首以待,因为90岁高龄的艺术家郑小瑛教授第一次驻团排练。当她推门进入排练厅时,雷鸣般的掌声表达着我们心中满满的感恩——感谢您,来为名不见经传的我们排练;感谢您,为民族合唱艺术的发展不遗余力,倾囊相授;感谢您,以艺术家的一腔赤诚之心,在艺术道路上永不止步,开创新功;……“老师验收来了!”乐乐老师的一句俏皮话,大家会心一笑,减少了一些紧张。看得出来,当晚的乐乐老师也有些紧张,面对老师的“验收”,她非常希望大家能唱得“够漂亮”。不过“来验收的”的郑先生大多时间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打断排练,或与乐乐老师交流,或给我们一个大拇指,或亲自为我们示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开口,气场十足;一开嗓,底气十足,令人惊叹折服。

“怒吼吧黄河,梆梆——,怒吼吧黄河,梆梆——,怒吼吧黄河,第三个怒吼吧,在原速上稍慢一点。还有那个‘掀’,要夸张一点,当时中华民族一盘散沙,怒涛没有那么好掀。所以要强调字头,给劲唱。再后面,苦难真不少的‘真’,苦痛受不了的‘受’,都是汉语里面很有表现力的词,大家要强调。”

10月16日晚,郑先生亲自上阵开排。

大家的激动的心情无可言表,唯有报以最最热烈的掌声。郑先生说,当她接到邀请时,她开玩笑说,“你们胆真大,就不怕我这老太把自己撂台上。但从她内心来说,是跃跃欲试的,想要看看能不能创个纪录。”为了让大家理解歌曲,郑先生又给大家讲了很多。她说,有一年去奥地利指挥外国的乐团唱《黄河船夫曲》,对方唱得软绵无力一派悠闲。“这可不是在多瑙河!黄河,只有拼了命才能过去的。我们当时的民族正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打打赢这一仗,才能活下去。所以大家一定要去黄河壸口感受一下,那一泻千里的感觉。要划过去,船上的每个人都不能松懈,有一个松懈了就会被冲走。”她还给大伙介绍了冼星海创作这个作品音乐的背景。毕业于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冼星海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年,在延安窑洞里关了6天,冼星海创作出了这部旷世巨作。当时营养很差,周恩来把省出来的白糖送给他。“当时敌强我弱,能写出‘嘿哟,划哟,划哟’这样的音乐,要有多大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才能创作出来?了不起了光未然,了不起的冼星海。只有当年的热血青年,才能写出这么宝贵的音乐作品,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创作之初,因为延安条件简陋,胡琴、小提琴、三弦,有的乐器全用上。首演的时候,为了营造气势,大家把饭勺和漱口缸藏在身后,唱‘嘿哟(划哟)’时,就突然从身后拿出来拼命摇晃,制造出‘惊人’的效果,一下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后来冼星海因为肺病去苏联养病,条件也很辛苦,但他一直没有停止创作,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修改。“后来,以冼星海的学生李涣之为代表的中央乐团创作集体,对作品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现在我们唱的这个版本,深受大家喜爱,也就成了定版。因此,我们大家不能忘记他们为这个作品做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回到那个年代,体会当时的那个岁月,那是一个可悲的年代,但诞生了英雄的民族。一个民族有这样宝贵的音乐作品要传承下去,而传承要靠大家唱响。”在她细致地抠排下,作品越来越成形。……而对于眼下国民音乐素养的欠缺,五线谱识谱率的低下,郑先生更是忧虑万分,她说国际合唱比赛两次在中国举行,她是中方的艺术总监。比赛最后的环节,是每个合唱团抽几名代表,按声部,临时组团唱各国的五线谱版本的民歌,感觉非常好,世界大同的感觉。可是这个环节两次都没有选中国团,理由是我们的五线谱不行。“我当时非常难过。我们的文化修养被人瞧不起,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她希望教育部门要重视包括五线谱在内的音乐艺术素养教育,并寄语合唱团的成员要把合唱和音乐的快乐、美带给更多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

10月20日演出:

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

心哪,安一安,气哪,喘一喘

一位90岁的指挥家,指挥这样气势磅礴的作品,挑战性可想而知。但,就像《黄河颂》里面唱的一样: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此处指黄河)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0月19日晚,郑小瑛教授以黄河一样坚强的意志和体魄,完成了这场精彩的执棒。彩排连着晚上的演出,不少团员脚后跟都站痛了,但郑先生未见一丝疲态,始终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激情而富有张力的演绎,让整台作品熠熠生辉,掌声雷动。返场再挥《保卫黄河》时,我看到她的眼中闪着泪花。在不歇的掌声里,谢幕,与演员们一一拥抱,向观众鞠躬,把花送给乐队和合唱团……彼时彼刻,郑先生的内心大概也如黄河水一样,汹涌澎湃吧。她用手帕擦去的汗水和泪水,就是这条在她内心翻腾不止的河流溅出的一朵朵浪花。只是我猜不到,这些浪花,确切代表了什么。但我知道——这条河里,有着郑先生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中华民族合唱艺术经典巨作的崇敬之情,有着对艺术不竭的热爱之情,有着挑战任何困难的无畏精神,有着对全民音乐素养提升殷殷的期盼,有着对民族文化绝对的自信……用一段我团指挥陈耀威老师总结的话结尾:可能这辈子只有一次机会跟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合作,今晚(10月19日)我们没在台上留下遗憾。注定这是一场历史性的演出!嗯,现在我们“上岸”了,心哪,安一安,气哪,喘一喘!

李军团长寄语:

我们经受了考验,收获了成长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你们的演唱,我前后左右也有不少观众是热泪盈眶。有许多团员告诉我,他们也很激动,强忍着眼泪没让它流下来(有一位还流到了嘴角)。一部80年前的作品,为什么会让那么多的人会为之感动呢?除了站在指挥台上90岁高龄的郑小瑛先生,更重要是的是这部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它强大的时代性。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深深的民族情感和厚重的历史沉淀。若要演唱好这部作品,不但需要较高的艺术技巧,更需要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对那段耻辱历史的深刻认知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在接这个作品之初,团委会就非常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了。在排练这部作品时,陈指、卢指、杨指和郑先生都为我们做了点点滴滴的诠释,把尘封了70多年的辛酸历史重新打开,让大家对那段悲惨的过去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的许多团员,也在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为能更好地演唱这部作品做好知识的铺垫。今天的演出,应该说是比较好地诠释了这部作品,较好地达到了作品的艺术要求、历史要求和情感要求。这是非常值得大家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对《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我们更应该明白,任何一首作品,不仅需要把它唱会、唱准,更重要的是把它唱好,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和沉淀。正如今天(10月19日)下午郑先生所说的:“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更需要文学知识的积淀。”我想,能正确地演绎一部作品,就是一种升华。特别是这次跟市团的合作,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如良好的纪律性、严密的组织性、默契的合作性和熟悉作品的技巧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并努力去做好的。与市团合作演出,既是对我们团的一次锻炼,也是一次考验,但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同心协力,我为我们团有这样优质的团员而深感自豪。10月20日上午,我们还参加了郑小瑛教授的学生吴灵芬老师的大师班,当她的示范团队,乐乐老师作为她的学生来为老师站台。如此这般,这次排演,我们不但见到,并得到了“郑门”三代大咖的面授指导,还意外见到了田晓宝教授,真的超级值了!感谢三位老师!更感谢宁波和江北区提供了这样的绝妙机会!我的文章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您给我多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eijiashu.com/hcfz/4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